今天是:
当前位置:主页 > 科普园地 >
关于地震与抗震的科普小知识
新闻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7-04-18 15:48
      我市是国家确定的抗震设防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50。距今410年前的1604年,我市外海曾发生八级大地震,其建筑物破坏十分严重。综合历史和近代的地震活动情况,国务院于1982年确定我市为重点抗震城市。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地震和抗震的科普知识,我会拟在网站和《简讯》科普园地开展一些地震与抗震的科普宣传,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来稿指正。

一、关于地震的发生:
      要了解地震是怎样发生的首先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地球的半径约6400公里、它的最外侧表层为地壳,在海洋地区地壳厚度约6公里、在大陆地区约35公里,地壳均由岩石构成。地壳下面是地幔,其厚度约2900公里,也是由岩石构成。地幔之下为外核,其厚度约2200公里、一般认为是熔融的液体。地球中心为内核,究竟是固体还是液体,现在还不能确定。其构造见图1所示:
  
 

      根据观侧,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地表下60公里的深度内,最深可达700公里(深源地震),也就是说地震基本上发生在地壳内,个别发生在地幔内。那么地壳为什么会发生地震,较一致的一种说法是由于地壳及其下的地幔岩层断裂,将所积累的应变能转化为波动能而使地面产生摇动的一种现象。岩石开始断裂破坏的地方叫做“震源”,震源的地面位“震中”。                  
至于为什么造成地壳岩石断裂,目前还很难有统一的研究判据。岩层要断裂一定要受到外力作用,并且这种冲击力要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岩石才能断裂,那么这种力从何而来?目前有各种各样的学说,但尚未有较确切的定论。目前世界上较流行是板块构造理论,即地球表面地壳是由九大板块复盖着,由于这些板块的移动,互相挤压冲击从而使较薄弱的岩层断裂因而发生地震。(未完待续)
                    
        李得民供稿
     2014年2月17日

热点文章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