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主页 > 学会动态 >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纪行
新闻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17-04-24 23:44

 七一前夕,泉州市土木建筑学会施振华会长带领企业管理组成员和学会有关同志,于627-29日,赴赤溪村参观学习。

赤溪村是福鼎市磻溪镇的一个畲族行政村,全村4081806人,其中畲族人口508人,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村、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第一扶贫村”。今年2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网演播室连线福鼎市赤溪村,同村里的干部群众进行在线交流。他对赤溪村脱贫致富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深情表达了对赤溪村村民全体过上小康生活的美好祝愿。

    上世纪80年代的赤溪村,是贫穷的代名词。作为“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群众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昔日特困下山溪(该村的一个自然村)、山高路险鸟迹稀;早出挑柴换油盐,晚归家门日落西。”赤溪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整个赤溪村贫困率高达90%以上,吃地瓜配野菜,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事。这里曾茅草屋遍地,无电照明,交通闭塞,更有村民因为来不及送医而致死的惨痛故事。

    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任宁德地委书记时,高度重视这里的扶贫工作。他曾多次强调水电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畲乡经济发展,主张“先有钱、先办电”,大力推动福鼎桑园水电站建设。1989722日,习近平在福鼎召开宁德地委、行署的现场办公会,决定加大对桑园水电站工程前期工作经费的支持力度,同时要求应抓紧拿出水电站开发建设方案。正是在习近平的密切关注与大力推动下,使这项当时福鼎最大的扶贫项目得以落地生根,桑园水电站建成极大改善包括赤溪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此为契机,赤溪村于1993年修通了该村首条可通车的沙、土路,尝到改善交通的甜头后,赤溪村在上级支持下又陆续修通连接太姥山、福鼎市区的水泥路和连通霞浦路的旅游公路。赤溪村之所以能摆脱贫困也生动印证了“要致富先修路”这一至理名言。

    学会一行人到了赤溪,村领导欣喜地告诉我们:3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扶贫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赤溪村历经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产业扶贫,成功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精准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经过艰苦奋斗,赤溪村脱去了贫穷外衣,旧貌换新颜。人均收入年年攀升,从1984年的166元增长到201513649元。赤溪实施14个分散零星小山村的集中搬迁,改造成一个中心村和两个自然村,村民已经统统告别低矮湿热的茅草屋,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三四层高的特色民居,人均住房面积从8.4平方米提高到36.5平方米。伴随着杨赤公路的建成通车,通村公路总里程达到58.6公里。路通了,致富之路也宽了。村财收入从1984年负债10多万元变为2015年盈馀32万多元。

   

    如今的赤溪村,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尽管该村正依托省民宗厅挂钩帮扶,实施村庄立面改造、畲乡山水木屋维修、以及畲族风情购物一条街的建设,但村庄整洁有序、毫无杂乱之感,更不用说那种“尘土风扬”的工地景象。让人感到十分亲切和宜居。我们来学习之时尚未小暑节气,当地白天最高气温已达到32℃,但赤溪山头绿树茂盛、溪河碧水盈盈、到处都是习习的凉风。村领导十分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赤溪立足于建设和保护好优美的生态,努力发掘畲族文化资源,主动融入‘太姥山旅游经济圈’,近几年更是坚定‘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兴村、生态美村’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的品牌”。

    我们所到之处,听到最多的是,“我们赤溪畲家村寨已获评为福建的‘省级生态村’”的高兴言谈和话语。如今蝴蝶坪、杜氏生态农庄、天韵生态茶庄园、生态峡谷探险、CS基地、竹筏漂流等一个个生态休闲项目纷纷在这里落地开花,赤溪村正日益成为宁德市旅游新的聚宝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正加快赤溪村的嬗变,也吸引25岁的大学毕业生杜赢回村创业。杜赢说,“村里几乎每家都种茶,却没加工厂,我觉得是个机会。”于是毅然放弃现有工作,于去年七月回赤溪,并很快筹集近百万元资金,创办了村里唯一的茶叶加工厂,白天做白茶加工,晚上处理网络订单,他坚信创业致富路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因为生态美、畲族风情浓,赤溪村的乡村游方兴未艾。依托旅游的发展,赤溪村已经兴办了18家“农家乐”。村中,畲家茶叶店、畲族小吃、畲家民宿,鳞次栉比。不少畲民还将土地出租或入股农业合作社,自己到旅游公司上班,过上了一手获取土地流转收益、一手领工资的富裕新生活。

28日下午,我们信步来到村礼堂,恰逢村党支部正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准备在这里召开赤溪《纪念建党95周年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竞赛》活动。亲眼目睹这个寓教于乐的党员教育的生动场面,我们从中深刻领悟到赤溪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先进引领作用。在参观学习中,我们十分高兴地了解到:目前,赤溪村正规划打造畲族风情休闲旅游乡村,重点发展以旅游休闲、生态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同时,该村集体成立公司,整合现有土地资源,进行统一开发利用、招商引资,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党支部和村委会始终把扶贫脱贫工作作为一项事业来抓,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和落实差别化的保障制度,全村社会保障兜底33户、37;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不低于100元的养老金。此外,还组建一支30人帮扶特困户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常态化的志愿者活动。

赤溪的参观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大家都深感从中受到的教育和获取的收益很大。衷心祝福赤溪村民以习总书记视频连线的讲话为精神动力,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热点文章
图片新闻
通知公告